11月16日下午,著名学者、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陈平原在文学院会议室做了一场题为“‘北京记忆’、‘图像晚清’、以及‘有声的中国’”的精彩演讲。章必功校长出席了讲座,并向陈平原颁发了特聘教授证书。
陈平原向大家讲述了他十年来的研究历程,介绍了研究的思路和方法。
在《北京记忆》这部作品中,陈平原谈了文学家对都市的想象。他认为,传说、诗歌构建起文学的城市,借用考古学的眼光谈论文学的都市,可以沟通时间与空间、物质与精神、历史与文学,也可以借此重构中国的文学史。古代中国文人持着“感时忧国”、“隐逸超越”的人生态度,缺乏对都市的想象,甚至怀有对都市的拒斥心理。中国文学重视田园,蔑视都城市井,城市在中国文学的中的地位并不重要。现如今都市生活丰富多彩,日益吸引文学家们从“溪山行旅”走向“都市印象”,有着催生新体式、新潮流的巨大力量。作为专业的城市研究者应当走出单纯的风物记载与掌故之学,要做到对城市的历史、精神的把握,关注城市所代表的意识形态,保留想象和质疑的权利,这些都需要跨学科的视野和严谨的学术精神。他在《北京记忆》这部作品中关注的是成为世界性大都市以后北京的文学形象,把记忆和想象一同带进来,呈现出了有生气的景象。一个城市的新旧、雅俗、贫富互相制约,共同存在,使其形象得到了很好的呈现。这不是政府的课题,更不是为宣传做贡献,而是用一种学者的严谨、文人的温情、漫游者的好奇心来解读北京,注重的是瞬间、偶然、破碎的现代体验。
陈平原以“图像晚清” 为例,谈了文字与图像的关系。他已经出版了11种包含图像的书,包括照片、明清版刻、晚清画报等。在说到如何在图文书中保持文字的魅力时,他指出不要以画面好看为目标,要看图文是否相互呼应,图文互证。要坚持文字的主导性,使阅读深化,提升作者的立意。
陈平原通过对《有声的中国》的解读谈了文字与声音的关系。他说,现在谈文化、文学都会提到晚清兴起的演说。演说是一种社会行为,更是一种传播文明的利器。演说的兴起对晚清思想的启蒙、文化的传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,可以作为一种别具一格的“文章”来欣赏。
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提问,陈平原一一给予认真的解答,大家都为陈平原的睿智和博学所折服。
(宣传部)